为了一首诗,放弃一座城市
为一首诗,而放弃一座城市 ——读《蒙得维的亚》 * 一流的小说家很少会成为一流的诗人;一流的诗人也同样很少能写出一流的小说。小说和诗,它们是如此的不同,像两个世界。在这两个世界里,人们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艰难地试图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而如果一个人既能写出一流的小说,又能写出一流的诗歌,那他就不是让我钦佩,而是叫我嫉恨了。我认为他们能做好其中的一样就已经足够幸福,而这个世界上不幸的人是那么多。博尔赫斯就是一个这样让我嫉恨的家伙。我甚至连他的瞎眼都嫉恨。因为,他可以安然坐在阿根廷国家图书馆的浩瀚的书库里,让他的妈妈继续给他读书,而不用理会外面世界里的疾苦。但我要为我的眼疾时时就着凉水吞下止痛药,组胺抑制剂,有时还要服上一粒书包里随时装着的乘晕宁。 博尔赫斯的小说和诗歌又是那么的不同。有时候我会觉得有两个博尔赫斯。那是一种分裂,但好像他并不痛苦。他总是与众不同。可能因为他始终就是生活在他的那面镜子里。他并不关心人世间的疾苦,无论在他的小说还是诗歌里,都没有现实的痛苦和悲哀,只有一些很厚实的感伤,像冬天穿在身上的大棉袄,剩下的就是用黄金,青铜,宝石和泥土打造的句子了。可能那些现实世界中的疾苦,在他的眼中都只不过是一种虚妄的幻影,而他的镜子里的世界才是真实。镜子外是时间无尽的虚无。 博尔赫斯在他一首叫《镜子》的诗里一开始就写道:“我是一个对镜子感到害怕的人”。对于真实,他总是感到恐惧。 * 不过,如果和他写的小说相比 , 博尔赫斯的诗歌就缺乏一种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他的小说中的那种绝对的独特性。博尔赫斯的小说不仅好,而且是绝对独特的。他属于为数极少的几位无法模仿的作家,(而马尔克斯是另一个极端。他的可怕之处是太容易被模仿。你必须时时有意识地远离他,抛弃他,不然就会被他的灵魂附体,说出他的语言,而你就死了。)和他的小说相比,博尔赫斯的诗可以说是稍欠一筹。但是,诗有时候是可以不需要这种独特性而卓然独立的。只要她足够优美,她就可以征服你,也征服了时间。 诗歌是永恒的,因为她可以达到完美。但我恐怕这是一句太过诗意的夸张,而非 “ 非文学的不过分煽情 ” 。但我想就连 “ 非文学的不过分煽情 ” 也是一句非常文学的而且可能已经稍稍有点过分的煽情。说到底,美是一面镜子,当我们看到她的时候,我们就从来没有看见过现实。 * 博尔赫斯的一些诗就是可以达到这种程度的优美,比如他的《蒙得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