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最近朋友转给我一篇贾平凹的文章,读罢十分感慨。比如,我看到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 比如一车人去旅游,司机在前面开,到了九十点,你说司机把车停一下,我们去吃饭吧,我估计满车的人都不同意停车去吃饭,因为大家那个时候肚子都不饿。等到 12 点的时候,大家肚子都饿了,你说师傅把车停下来去吃饭吧,全车人都会响应和支持你,你表达的虽然是个人的东西,但是你表达的是集体意识,能表达集体意识的时候你把个人的意识写得越独特越精彩越好。 ” 文章的题目叫:我把一辈子文学创作的秘密都公开在这里。十分感慨。也就是说,写作是要以个人的意识来表达集体的意识,以博得同车乘客(大众)的响应和支持。这应该就是成功吧。成功作家。贾平凹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觉得他可以算中国当代最好的作家了。不同的作家写作会有不同的目的,而我相信每一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喜爱和肯定。因为自己的文字而被人爱,那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如果现世不能够,那就寄希望于未来。而这又是文学及整个艺术相当迷人的一个地方,死后被人发现。它简直是一种妖媚的蛊惑,虚幻的厉害。比如,在欧阳江河的一篇讲话中,我看到欧阳江河说: “ 200 年以后,欧阳江河就从火星上被派过来。我这首诗集最后的篇章就是叫《火星人笔记》。我们中文是一个大的语言,我们得允许有些东西不会理解,不被读透,这个不是对阅读的不尊重,恰好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我觉得像我这样的老头子, 61 岁人了写了一辈子的诗,也被认为是复杂诗歌的代表人物,要允许我写的这样的东西,这是我的一辈子奋斗以后的一个奖赏,一个特权。” 200 年,以我对当今世界变幻之遽的感受, 200 年之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那时孩子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方式?而我们死后,有什么会留下来呢?那时的人们还有时间和心情去理解我们吗?即便那时他们还在读诗,但是他们会有兴趣去理解我们今天的所谓的复杂诗歌吗? 欧阳江河自然算是中国最好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不仅可以出版,而且还有人在研究,曾经给几个博士和评论家提供了获得学位和就业的机会。而 200 年以后,他又回来了,从火星,给我们带来的不是末日审判,而是他在 200 年以前写的诗。这是美好的。我可以肯定。 有时希望相当残酷,它会让一个人变得可怜巴巴的。就像我。我当然也希望被人爱,被更多的我的读者爱,我也希望我的书也能出版,有人研究。但 200 年太遥远了,也太痛苦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