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菲茨杰拉德”的博文

菲茨杰拉德

* 菲茨杰拉德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是非常出色的,完全可以和马尔克斯相提并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篇也是传世经典,较之《百年孤独》那个太过著名的开始,风格不同,但并无逊色。 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了不起的盖茨比》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 · 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 仅仅开篇的几句话,二者文字风格上的差异就已经显现出来。这就是大家的特点,彼此毫不相像,六亲不认。 读《百年孤独》你感到的更多的是震撼,而非痛楚。尽管无法避免在书中浓缩了老马生活的环境和拉美百年历史的影子,但它并不是老马个人生活的写照。理解《百年孤独》你不需要理解老马的一生。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就不同了。你要是想真正理解它,你就需要理解菲茨杰拉德的一生。你越理解菲茨杰拉德的一生,你对《了不起的盖茨比》就会看得越透彻。《百年孤独》中文字的伤感会让你觉得沉重而优美,但它不会弄疼你。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文字的优美的伤感是疼的。老马的文字像一柄大锤,而菲茨杰拉德的文字则像一把沉重的刀子。 据说,老马当年有一天想要写一本大书了,于是毅然辞去工作。他的妻子毫无怨言带着全部的,也就只够两个人过两三年的积蓄,和老马开车住进了山里。两年以后,老马写出了《百年孤独》。写完《百年孤独》之后,没有几年老马就不孤独了。准确说,老马很快就春风得意了。籍诺贝尔文学奖,老马暴成大名,而且最后名气达到了变形金刚的程度。几年前的夏天,我回到北京。在北京具有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雾霾里,我一口气买下了好几本大腕的小说。除了《百年孤独》之外,所有的小说封皮上都印着“这是一部《百年孤独》式的作品。”这两年,小说和艺术都在衰败,但装帧这门手艺却在发展。现在的小说上面都套着一个纸套子,而且纸套子上面还挂个像裤腰带似的纸条子。回到家里,我要把每一本小说上的纸条子拆下来,团成一团再扔掉。我觉得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当然,也可以称为浪漫。看一本书,仿佛先要给她脱裤子。 那时,另外一个关于《百年孤独》的重要消息就是,它的中文翻译版权终于被买断了。从今以后,不论现在这个翻译译的好与坏,别人不许翻译出版了。幸亏早些年前,中国人既没有版权意识,更没有签署过相关的公约。那时恰逢粉碎了四人帮改革开放,当时大家既没有钱,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