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
那些让人生显得太短的声音 * 阿纳托利 · 伊万诺维奇 · 维德尼科夫( Anatoly Ivanovich Vedernikov )出生于中国的哈尔滨,早年在哈尔滨高等音乐学院就读。 1933 年毕业,毕业时获得优质奖章。 1935 年维德尼科夫赴日本演出, 1936 年随全家回到苏联。在苏联维德尼科夫成为著名音乐教师涅高兹的学生。但在第二年,维德尼科夫的父亲被枪毙,母亲被抓进集中营关押了八年。多亏涅高兹的保护维德尼科夫才没有被抓起来。尽管在日记中涅高兹曾称维德尼科夫是他的四个最出色学生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里赫特,吉列尔斯和扎克,)但是一方面由于家庭出身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热衷于西方现代音乐,喜欢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的作品,因此维德尼科夫在国内一直受到当局的限制,直到 1980 年代才有机会去欧洲演出。不过,演出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而其实在国内维德尼科夫也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维德尼科夫始终缺乏像里赫特那样的传奇色彩。当年当吉列尔斯的演奏轰动西方世界时,他对记者们说:你们等着听里赫特吧。 不过,维德尼科夫与里赫特保持过一段亲密的友谊。在 1940 年至 1945 年间,他们一起举行过不下 100 场音乐会。 1940 年维德尼科夫在莫斯科的第一场公演就是和里赫特一起举行。两人先联手弹一首巴赫的协奏曲,然后里赫特弹一首舒曼,再由维德尼科夫弹压轴的拉威尔的协奏曲。 维德尼科夫去世后,日本 Denon 出了一套维德尼科夫的专辑。我买的就是他演奏的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日本人有时候挺有意思,出的 CD 封皮全是英文,但说明书里全是日文,不知道是为了保持日本的文化,还是在日本找不到好的英文翻译。我只好拿着小册子,饶有兴致的挑着里面的汉字跳着读,感觉似懂非懂,其实是一头雾水,像是早春时节,在日本看樱花,看得见樱花的身影,但听不懂樱花的笑声。 “悲劇の巨匠 ” ,这个可以理解。在网上看到过日本人称维德尼科夫为悲剧的巨匠。而且介绍中还有,“特に悲劇的 ” ,那么可能就是演奏的特别的悲剧。而 “58 年ふりの来日公演を目前に病に倒れた悲劇のピアニストの波乱万丈の生涯は新聞や雑誌て大きな話題……”就非常费猜疑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波乱万丈”?难道 58 年时维德尼科夫曾来日本,但病倒了,然后又悲剧了,引起波乱万丈,成为新闻杂志的重点话题?猜不透了。但总之,悲剧这一点似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