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诗人:陈梦家”的博文

诗人:陈梦家

* 陈梦家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陈金镛是牧师,母亲也是来自牧师之家。 16 岁他开始写诗, 20 岁出版《梦家诗集》,轰动一时,在当时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并称 “ 新月四大诗人 ” 。但陈梦家写诗生涯很短,不久即转入学术研究,最终在甲骨学、商周青铜器、简牍的研究中成为一代大师。 1936 年陈梦家与赵萝蕤结为连理。婚礼是在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办公室举行。司徒雷登是陈父的好朋友,赵的父亲则是燕大宗教学院的院长。在钱穆的回忆里,赵是燕大校花,而陈当时 “ 长衫落拓有中国文学家气味 ” 。 1944 年秋,陈梦家夫妇一同赴美。在美期间,陈完成了他的重要的学术著作《美国所藏中国青铜器集录》。之后,他拒绝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挽留,于 1947 年回到清华。 1948 年的最后一天,赵萝蕤也完成了博士学业,乘 “ 梅格斯将军号 ” 运兵船抵达上海。那时北京已被解放军围城,城中有条件的人家都在纷纷想办法逃走,而这时赵坐着傅作义部队的运粮飞机,冒着炮火回到了北平。三周后,北平解放。夫妻两人放弃了去台湾,而选择留下来,拥抱即将来临的新时代。 1951 年,“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相继展开,陈梦家在这场运动中一遍遍的检讨自己,接受批判,在家里曾经温文尔雅的妻子也开始对他进行思想改造,在日记中赵萝蕤曾记下:“早晨,又和梦家作思想斗争,我告以应该不吃屎,不骑马,以此两句做座右铭。”在这场运动中,赵也受到冲击,要为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重业务,轻政治”做检查,接受批判,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日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在毛泽东的“阳谋”、“引蛇出洞”的 1957 年,陈发表了《慎重一点 < 改革 > 汉字》的文章,而且更糟糕的是,就在文章发表的同一天各大报刊发表了毛泽东的文章《事情正在起变化》。陈旋即成为考古所首批重点批斗的对象。到 1966 年文革时,陈已经在劫难逃。他被揭发有经济问题,生活作风问题,和学术腐败造假问题。昔日交友甚广,现在陈梦家孤零一人,妻子已经患上精神分裂症,而且两人早已不是当年在燕大校园令人羡慕的 “ 神仙眷侣 ” 。进入这一年著名的 “ 红八月 ” , 8 月 24 日,北京红卫兵的暴力活动达到最严重的一天。这一天里,红卫兵在全城到处抄家,酷刑拷打。在八月的后半个月,红卫兵在北京打死了上千人。 8 月 24 日深夜,老舍投太平湖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