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隐喻
牛顿的隐喻
——牛顿和诗
*
据说,牛顿不喜欢诗歌。他认为:诗是一种聪明的废话。如果,这句话真的是出自牛顿之口,那么,牛顿就一定真的说过这句话了。那么,他说的一定是聪明,而不是智慧。我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他说的也是有一定的道理,这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你的价值取向。
牛顿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了,而其实他的文字非常好,语言富于诗意,表达力极强。尽管据说他在市议会任职期的整整三年里,开会时除了睡觉,只提过一项议案:冬天在讨论时要关上窗户。英国政客喜欢聚在一起没完没了的争论,而且语言尖刻,毫不留情,所以大冬天的争论的鼻子尖冒汗,浑身发热不怕冷。爱因斯坦的文章写得也非常好,他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我读过许多遍。那种气质和纯文人是不同的。所以,我始终觉得今天文人一定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尤其要有一些科学的思维。时代不同了。
然而,文学毕竟与科学不同,是科学不能替代,也是人类不应该失去的。
这样我就想到了牛顿对于诗歌的评论,那真是一个深刻的隐喻。在远古那些蒙昧的智人中,一定有过两类人:一类是沉迷于在地上画一些线条。后来,他们开始画一些更复杂的图案,树木,河流,星星,月亮和太阳,并为之感动。他们创造了语言,诗和艺术;而另一类人在沉迷于石头。他们似乎感觉出有些石头比另一些更有效,可以更有效地杀死猎物,割下骨肉,于是他们开始研究,随后开始打磨石器。这样,大概经过了几万年,他们终于制造出了第一支手斧。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所以,人类在一开始文化和技术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两种不同的人群,套用里尔克的那句名言,文化和技术始终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
当然,还有第三类人,他们是专心寻找食物的大多数,依靠本能生活,依靠本能获得快乐。
毫无疑问,人是依靠文化而进入了文明时代,而不是本能,也不是手斧,轮子,和枪炮。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是一个技术和市场正在取得全面胜利和专制的时代。面对时代,个人是无法选择,也无力抗拒的。没有一只恐龙能拒绝灭绝的命运。对于当代人,没有文化的发展而继续快乐的生活下去,并非不可思议。
人最终的进化将是智能机器。我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目的。
*
据说,布罗茨基说:诗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我就非常不喜欢他了。你自己是一个诗人,说诗是最高级的,不害羞吗?当然,这句话并不一定真的是他说的,但我不喜欢他可是毫不含糊的。你知道每一句话说出来,总要有人为它负责。后来,又在米沃什写的关于布罗茨基的文章里听说,布罗茨基说他写散文是因为,诗只能表达出1%的内容,其余的99%要用别的形式来表达。这还差不多。尽管,我还是不明白他是怎么得出1%这个数字的。而且我也不喜米沃什写的关于诗人的文章。西方诗人写西方诗人的文章,总是有着一种让人肉麻的真诚。夸张,这是西方诗人的一个特征。
不过,布罗茨基的许多话里流露着一种对于文化的认真的虔诚,那是一种宗教的情感。而过去我们中国的文人对于儒家的理念也是很认真的,有着一种宗教般的虔诚的。那时候文人有着这种自豪感,为自己骄傲和清高。当然这些在今天全都变成笑料了。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常非常势利的社会,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势力的一个时期。而自从写作以来,我接触到了一些文化人,我感觉他们对文化少的正是这种虔诚,多的是一些世俗气和玩世不恭,文化对于他们只是挣钱的一种手段而已。这样,人的气质就不同了。
不过虔诚归虔诚,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尤其要参透世事。毕竟时代不同了。
*
我喜欢和黄勇的讨论。尽管,这只是一种抬扛,思想的健身举重。而我们都在干着一件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只是不同的风格和个人的喜好。而风格本身就应该多样化。不过,既然是抬扛,我还是要再加上两片生铁片,我要说:
我爱诗歌的白痴,胜过没有诗歌的白痴;
我不爱没有智慧的诗歌胜过没有诗歌的智慧。
我说了最后一句话,可却又想不明白我想要说什么了。所以,说到底,我还是一个白痴,天生就适合作诗。
立
2017-04-27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