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评论《失去爱》


沃森是一个科学家,他说话非常客观,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相貌的美丑智力的平庸与聪颖是注定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无法改变,但沃森的言论又折射出,如果一个科学家失去了人文关怀后果是可怕的。但如果从我说的人的自主进化导致最终人将进化机器的观点来看,沃森提出的基因治疗其实也是一种自主进化。

孟德尔的故事同样是非常的让人感慨。做过实验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如果出现了理论上的完美数据,往往这个实验肯定是不真实的。但是现在已经无法确定孟德尔的数据到底是真是假,这就回到了小说里真假之辨的主题。同时,孟德尔如果真的造假,又跟普通的造假的故事的性质和结局完全不同。因此,让人感慨万千。这就是小说的命运的主题了。

小说中写了许许多多的人,名人的一生的介绍非常短,而且都写了他们的死,普通人的相对长一些。他们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网络,命运的网络。那些名人的死,往往是命运又一次开始的起点,而普通人则是终点,接下来就渐渐的什么都没有了。我写的当然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比如像那个叫李小红的孩子,他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他可怕的命运吗?他努力的结果其实恰恰是把他推向了不幸的深渊。而夏雷在肯德基遇到的那两个农村的相爱的孩子连结局都没有交代,因为这种人的结局根本不需要交代。他们智力平庸,甚至有些低下,出身贫困,到了北京这个大都市里未来是什么样子,不用说,如果是一个励志故事,他们最终会成为马云。但是可惜的很,我写的并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是适合中年人阅读的故事。

你在一个故事里写出一个人的命运,和你在一个故事里同时写出许许多多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丹儿重读逐渐可以误解我的《失去爱》了。所有的好,都是一种误解。但是,如果你读到小说的最最后,读到小峰回忆当年在英国读书时坐摩天轮的心情时,你还会记得曾经读到过在小说很前面的地方,牛满江在餐桌上唠叨自己当年在英国读书时坐摩天轮的心情的文字吗?你还会记当时对小峰的那些描写吗?你当然早就忘了。这部小说是那么的冗长,而且,你那时读的又是那么的快,那么的匆忙,你是那么的忙,总是那么的忙。像左小祖咒的歌里唱的,你不停的看表,你不停的看表。

2017-06-30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2015中秋佳节夜

纽约街拍

写给大人和孩子们的童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