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
写这些时想你可能已经在国内了。
看到你是文学专业,非常兴奋。一直想结识一些搞文学的朋友,可以相互探讨一下。周围都是理科生。我现在这种状态太封闭了,没有交流,这也是我每周坚持发一贴的原因。有时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交流想法和一些趣闻轶事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用发悄悄话(其实就是EMAIL,直接用EMAIL也行)讨论,如果你想在博客中讨论也没问题,告诉我。
我是研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现代文学毕竟已经非常专业(所以我觉得要想写好,必须是专业状态),所以专业的眼光观点很重要。
我肯定受小波的影响比较大。他的我的精神家园我看过很多遍。但我没有看过他的小说。寻找无双,看了三遍,但都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我感觉他的小说不好,或者说我不喜欢。但也不好武断,我准备有机会买本黄金时代再看看。无双就算了。可能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鲁迅。
过去看过的长篇也就5、6本。从去年开始每天看经典。但是让我吃惊的是那些经典,比我想象的差很多。我不认为这是狂妄,搞科研对我的一个好处是不迷信权威,只相信道理。我现在最佩服的是2666。近乎完美。好得不得了。总的感觉不太喜欢中国作家。我给自己定过一条:不评论。但其实不可能,所以就少评论。上网一年,发现绝大部分评论,太随意,不基于文本,没有论证,只有非常情绪化的结论。但我们关于的世界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许许多多这样的评论之上的。
还是说说巴尔的摩吧。总的来说我对它很有信心。我相信有一天一定能出书而且人们会喜欢它的。但问题是要重写,要写好。现在很多单篇还可以,但没有整体。可是要一种什么样的整体呢?我现在还没想好,关键没有时间想。
当初在写的时候,是全放开的,没有任何节制。我想写一个狂放之作。现在写的这个长篇一直压着写比较冷。
开始是一篇一篇写的,后来想写个长篇,我想我要说些什么呢?最后我知道了,我想写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这写的是一个进入中年为生存而挣扎的人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一些幸福感的故事。在写的过程中就风格问题变化了几次,但这个想说的主题没有变。但太难了,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想好。
我们这些人,从小受的是理想主义的教育,要成功,要作出一番事业。我们一直都是优秀的。但进入中年大部分人渐渐的沉入生活之中,变得平凡其实就是平庸,我们只是在为了生存下去做一份工作而已。而生存的压力一直很大。婚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负担,而父母渐渐老了,病了,身边开始不断有亲人朋友同事死去。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幸福吗?怎么才能幸福?当然很多人没有这种苦恼,很多人变得和垃圾一样了。
前1/3比较好玩,调侃讽刺,大段的议论。然后我突然不想这么写了,我想写的是一些严肃的东西,不想只写些笑话。然后爱情部分风格全变了。我当时想写一种呓语般的叙述,恍恍惚惚的。一个网友说像精神病人,他说不是冒犯。我看了挺高兴,我就是想这种效果。那时写的时候,人处在了一种特别的状态。不知道你看了爱情的那一部分没有?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爱情的这部分?你觉得好吗?后面还有1/3我没有发,那时我又想用一种荒诞的写法,主人公怀疑自己生殖器上长肿瘤了,面临死亡,经过大起大落,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为生存而挣扎并不丢人,只要你还保留一点良知、一点同情心,和一点幽默感。人存在的意义并不是成就伟大事业,生存本身就就是生存的意义。在这里又有一大段的结合基因的议论。最后主人公在彻底醒悟后去大海里游泳,然后淹死了。
我的一个想法是以爱情部分为主线,生活和工作为副线。
像我这样很少和人交往的人,见到一封长信,就很高兴。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会很烦,回来一看信箱,两眼发晕,说真能写啊!如果这样,请你用一种虚伪的客套告诉我,说,见信很高兴,等我有空仔细看。千万别太真诚。谢谢啦。
趁你在国内没法拒绝我,我这周在把我关于爱情主线的一些初步构思给你写一点。
立
2013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