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


在上次的讨论中,我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事情是这样的。

我给师太发了一个感谢性的留言。然后,贾平凸留言:1. 回复太长了。2. 你太注重她的感受了。对于评论得好的,只要说谢谢就行了。很明显,从内容和语气上,如果你有过一点心理学的基础,就会马上得出结论:凸哥怕老婆。(关于贾平凸网名的心理分析非常复杂。试论之:平作为动词,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刚烈的,果断的,一了百了的,一种是温柔的,反反复复的,周而复始,没完没了的。然而更异乎寻常的可能是,贾平凸实际是个女性网友,是贾平凹的崇拜者,她的网名反映了一种疯狂粉丝的带着幻想气质的想入非非。对于真实姓名的心理分析是无意义的无聊的,而对网名是有意义的。比如我的-立,是实名上网,所以没必要分析。)然后,Bluebell留言:怕老婆是男人的美德。显然,Bluebell很聪明,留言信息很少。所以我们无以推断,她是老公太宠她而美滋滋地认为,还是她太宠老公而有些向往地认为。然后,大财主留言:反之亦然。显然,他想模仿Bluebell的聪明,但不成功。从他的网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他肯定不是一个大财主。2.他肯定从小受过某种心理创伤,所以对于财富,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也就是异常的,不正常的,所以是一定程度上,病态的,变态的向往。(题外话,善于提醒网友,起网名一定要慎重。最好请商业性,的第三方操作。避免自己直接介入。)而大财主的反之亦然,显然是说:不怕老婆也是男人的美德。注意,也字不可删去。而不应该认为,大财主的反之亦然是说:男人的美德是怕老婆。因为那样等于没说,而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大财主的智力发育。所以,最后逻辑的推论是:

怕老婆是男人的美德,不怕老婆也是男人的美德,所以男人有老婆就有美德,所以男人没有老婆就缺少某种美德,所以男人没有老婆就是缺德。

因此,我们全村的村民这时一起走到村头,大声呼喊:

一片老姜,

一片老姜,

别躲着啦,

别躲着啦,

快结婚吧,

快结婚吧,

你要从道德的角度,

考虑这个问题啊。

(注意,在喊最后两句时,凸哥混在众人中却在喊:别缺德啦,别缺德了。但被大家的声音淹没了。)

 

我发现了上帝

马原说过:小说已死。

我一直觉得这种话应该是上帝说的。上网以来,我开始相信上帝了。因为发现他就存在于网络之中。而对于人类来说,经常是下结论时就失去了智慧。就像我现在说的可能不过是些傻话。所以我宁愿写小说,而不愿写杂文。因为小说只有好与不好,而杂文是有对于错的。

马原又开始写小说了。

而且一下不到一年出版了两部长篇。

马原的短篇我看过一些。非常好。尤其是《虚构》和《冈底斯的诱惑》。他应该算是中国一流的小说家了。我感觉马原是那种写不好长篇的作家。但我想说的是,他又变了。他自己说,被诊断出肿瘤后放弃治疗,来到海南岛,后来肿瘤就消失了。历经生死后,不再玩叙述圈套了,而是写实,极其写实。然后就认为好的小说都是写实的了。说大概是19世纪以前的小说到头了,后来的(不写实的那些)都没有意义了。这个观点倒没有什么奇怪的,中国人崇拜原始,认为自己能达到的,2000年前的祖宗已经达到了。但有点矛盾的是,他仍然在夸自己以前的作品。如果这时说一句:我以前的那些东西不过是一些垃圾,那才真正是大家的范儿呢。或者,青春期躁动的分泌物,就更牛逼了。

历经死亡威胁后的改变,可以说是一种顿悟,也可以说是一种软弱,是叛变。还是鲁迅狠,临死前说对于他的那些敌人,他一个也不原谅。

改变后的马原的长篇里,不知道有没有心理描写。他和余华一直鼓吹,好的小说不能有心理描写。谁能说小说能怎么写不能怎么写?可能只有上帝了。

对了,我倒想起高行健。他也是被诊断出了肿瘤,然后一个人去了灵山,然后肿瘤就好了,然后他就悟了,写了一部《灵山》,还获得诺奖了。但据说《灵山》比较糟糕。从这里有三点值得考虑:1.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认真考虑考虑,是否需要发给作品的翻译者,或者同时授予译者与作者。2.中国的肿瘤诊断看来有必要进一步提高。3.作家在差点死而没死之后,要认真考虑是否应该改行,因为正真牛逼的作家,不是要死没死,而是写完了就直接挂了。比如,波拉尼奥。

当然还有更牛逼的作家,他伟大的作品还没写出来就挂了。比如,我。

 


2013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致青春-1

写给大人和孩子们的童话-2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